2007年9月2日 星期日

Web 2.0 的迷思與真實

Web 2.0 的迷思與真實,其一

我連續好幾個月,用不同的角度、層級及方法,說明了「小圈圈」這種在 Web 2.0 時代尤其需要被重視的人際關係。無獨有偶,黃彥達最近在《數位之牆》中,也明白指出(人與人的)「關係」纔是 Web 2.0 的重點。

不 過,在小圈圈、在人際關係之外,許多人口中的 Web 2.0 還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迷思,覺得 Web 2.0 就是如何如何,或者如何如何即能成就 Web 2.0;我在最近的一場公開演說中,恰好準備了一份「額外附贈」的講題,談論到 Web 2.0 的迷思與真實。那個講題我花了約十五分鐘就講完了,但卻絕對是能夠發展出一整段完整論述的東西;所以從本期開始,我就要來跟各位分享這些常見的迷思,以及 它們背後的真實。

第一個常見的迷思是,「Web 2.0 就是一直 Beta 下去」。跟傳統的軟體工業相當不同的一點,是許多所謂 Web 2.0 的典範,似乎總是一直處於「公開測試 (Beta) 版」的階段,而不是等到徹底成熟了,纔揭露給大眾。

這個迷思背後的真相是一種叫「敏捷開發」的模式,也就是把產品的生命週期大幅縮短,迅速地根據實際狀況做出相對的變動,藉此因時制宜。這種開發模式有個很重要的前提,就是開發者必須能夠很直接地瞭解使用者,包括使用者的需求和反應等使用細節;我在先前的《從 PTT、2ch 及 slashdot 說起》一文中,說明的正是這麼一回事:開發者自己就應該是重度使用者,而產品也很自然地應該從開發者身邊的小圈圈開始,逐步向外拓展。

唯有當開發者就是整個社群的核心時,這種開發模式纔可行。除了 PTT、2ch 和 slashdot 外,包括 Orkut、Flickr、HEMiDEMi 等許多 Web 2.0 網站也都是如此。

下一個常見的迷思則是,「Web 2.0 就是使用標籤雲」。標籤雲其實祇是一種新的嘗試,而不會是最終的結果。我曾在《標籤的生命週期》一文中解釋過標籤雲所會面臨的挑戰,當我們能夠瞭解標籤到底想要達成甚麼目的時,就不會被標籤雲的流行所侷限。

對 於任何 Web 2.0 服務來說,使用標籤雲或標籤的真正目的,乃是要讓使用者之間能夠有簡明的方式,交流「(網頁上的內容)對他們各自所代表的意義」。用有系統的方式,呈現出 不同層次、不同權重的「意義」,是資訊架構學、分類學甚至是哲學上的複雜議題。在資訊還不多的年代,人們用了「黃頁」這種由上而下的統一分類標準,來整理 各種內容;但是當資訊生產的速度開始大幅超越了消費的速度,或者說當「資訊的生產」本身就已經成為消費的方式後,那種方式漸漸不敷所用,於是人們開始用不 同的辦法──例如由下而上的語意建構,來賦予數位內容抽象的意義。

標籤是語意的簡明注記。但是語意無法脫離情境脈絡而存在,情境脈絡則是要 真正瞭解一個人所不可或缺的。我們在 Amazon 可以觀察到有趣的標籤用法,來進一步思考這方面的細節:在 Amazon,標籤並不是由使用者所寫下,而是由專人規劃提供的──這聽起來相當不 Web 2.0 吧?彷彿回到了傳統的黃頁手法,祇不過把所有的分類再攤平?如果 Amazon 在此止步,那麼的確就回到了過去的年代;不過 Amazon 接下來又讓使用者能有參與的機會:使用者可以看到自己所購買過的書籍中,有哪一些貼上了某標籤,並且可以表達自己對這種貼法的意見──某一本書貼上了某個 標籤,但其實不應該如此;或者有某本書沒有貼上某個標籤,但其實應該貼上。接著,Amazon 還會以這些標籤為基礎,向你推薦其他書籍。

就 在這樣的小小設計背後,蘊藏著相當了不起的概念。首先,Amazon 不讓你自己亂寫標籤,而是由專人規劃提供,這麼一來就可以避免許多問題,包括過多的標籤、容易有歧義的標籤以及重複累贅的標籤。如果你有真正用過 Flickr 或者 del.icio.us 等標榜標籤的服務,就會發現他們都有這方面的問題──有人的個人頁面開起來就是洋洋灑灑五、六百個標籤,每個標籤看起來都一樣小而沒有意義;有人拿 ST 這個標籤來標記星艦迷航記 (Star Trek),有人則拿來標記語言治療 (Speech Therapy);一樣是狗的圖片,有人貼了 dog 標籤,有人用 dogs,另外有人用 Golden_Retriever……而這些麻煩在 Amazon 都不會發生。

雖然這些標籤都是由 Amazon 方的人預先定好,但是使用者卻可以表達書籍對他們所代表的意義──是甚麼、不是甚麼、跟甚麼一樣、跟甚麼不一樣等;所以這些標籤並不是單純的圖書館分類法,而是能夠讓使用者在一定脈絡中,表達語意的簡明方式。

最 後 Amazon 馬上就利用使用者這樣的操作結果,即時修正要推薦給使用者的書籍資料。這意味著這些「語意」不但由使用者所表達出來,更能回饋到使用者身上,進而改善他們 的使用經驗。這麼一來,使用者一方面將更樂於參與表達(因為這麼一來,他們的使用經驗會更美好),同時還能更精確地掌握每個標籤所要表達的意義,及其背後 的脈絡(因為他們馬上能感受到相關的變化)。

對 Amazon 而言,標籤跟標籤雲都祇是「溝通意義」的手段及仲介過程而已。同樣地,當你要設計另一個 Web 2.0 網頁服務時,也不要落入標籤的迷思,而要想清楚:使用者所想要溝通的「意義」會是甚麼?要如何讓這些「意義」在正確的脈絡中發揮作用,讓使用者自己、其他 的使用者以及網站經營方都能夠掌握這些「意義」,而不是被無窮盡的詞語混淆?不管是否用上了標籤,只有當「意義」能被輕易地使用及溝通時,這樣的網站纔真 正地朝向 Web 2.0 邁進。

囿於篇幅限制,我們先在此歇腳。下一期,我們將繼續探討其他的 Web 2.0 迷思,以及它們背後的真相。

由 Jedi 於 August 23, 2007 06:43 PM 所發表 | 顯示版本變更: 1.3 | Eng. Version (英文版) | 引用 (0) | [HEMiDEMi] [del.icio.us] [Digg]
相關文章:
歷史上的今天:
迴響
[ 1 : 靜態鏈結 ]

不是故意吐槽,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Web 2.0一定走敏捷開發,而且從來沒有任何人說過開發者必須是社群的核心,敏捷開發模式才可行。

winson 發表於 August 23, 2007 09:20 PM
[ 2 : 靜態鏈結 ]

對啊,這是我說的,不是我引用別人的說法。你可以解釋成「絕地獨見而創獲者」(大笑)。

至於從來沒有人說過嘛……明明有啊,我在這兒不就說了。

Jedi 發表於 August 24, 2007 01:28 AM
[ 3 : 靜態鏈結 ]

好文,推一下

Willy 發表於 August 24, 2007 01:29 AM
[ 4 : 靜態鏈結 ]

永遠 beta 應該是由 ICQ 開始的,但 ICQ 本身顯然沒有體現 Agile 的精神,程式也沒有繼續發展下去...

有關 Tag Cloud ,我不讚同編輯是個較好的方式。 Tags 確實會有歧義的問題,但只要 Tags 有 ranking 系統、使用者夠多,自然能把無關的 Tags 過濾掉了。而且,不同讀者的不同思維,正是比起由單一編輯優勝的地方啊!

小影 發表於 August 24, 2007 10:04 AM
[ 5 : 靜態鏈結 ]

"開發者自己就應該是重度使用者" 這句滿有趣的...難怪我很喜歡 "推推王",我常常看到站長們自己在用耶 XD

風痕影 發表於 August 28, 2007 01:58 PM
[ 6 : 靜態鏈結 ]

「開發者自己就應該是重度使用者」,我覺得這個會與立場有關...
端看開發者是在什麼情況下開發該產品。

如果今天純粹只是領人家錢幫人開發東西,
那麼自己就未必會是重度使用者...^^

由 Today 發表於 August 28, 2007 02:29 PM

1 則留言:

william 提到...

「開發者自己就應該是重度使用者」,這是很理想的,可是反過來說,「不能只有開發者自己是重度使用者」,否則常常會誤導方向,做出只有自己樂在其中、其他普羅大眾卻不喜歡用的產品。

「重度使用者」也該有某種程度的生物多樣性才行。